第十八章 残酷真相(1/2)
如果彭礼兵本很出色,李大为倒没想法。彭礼兵本
没上过警校,家也在农村,其实也没啥背景,能混得这么风光,的确有他的过
之处。这点,李大为不得不服。他业务平平,但能见风使舵,见了领导个个是亲爹。发财靠
来,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。办案没原则,收了钱,案子就大而化小,不了了之;抓赌博,现场没收的钱,只是象征
充点公;据说有个美容美发店挂羊
卖狗
,他也占了一份子。当然,所有的这些都没证据,不能拿到台面上。看来,李大为不屑与这位嘴尖皮厚腹中空之流为伍,但今后要向他汇报工作,看他眼色行事,听他发号施令。
想到这里,李大为神色凝重,一语不发地来到政委办公室。即使输了,也要知道失败在何处。再说,吃一堑长一智。李大为还年轻,以后的路还很长。王政委可说是他的伯乐,是他把他留在了刑警队,但他从未向李大为提及这事。这是最令李大为佩服的地方。
王政委笑着请他坐,给他递上一杯热茶。
“王政委,我只想知道,提拔彭礼兵局党委委员有几投了赞成票?”李大为克制自己,尽量冷静地问。
王政委怜地打量着李大为,微笑说:“怎么?有
绪啊!”然后又提高声调说:“不该问的就别问,这是组织原则。”
如今事上的事还不是一把手说了算?一把手提出的
选,哪个副职会不识相站出来反对?再说,一个党委委员提出异议,可也得少数服从多数,傻瓜才会去
这费力不讨好的事。王政委不忍把这残酷的真相和盘托出,继而温和地说:“是金子总会闪光的,好好
!以后还要记着多向局长请示汇报。”
李大为非常理解甚至近乎同地看着憨厚的王政委,提拔或调走了几任局长,可他仍在政委的位置上原地踏步,但最让
敬重的是他从无怨言和牢骚。“谢谢,王政委,放心,提不提拔,我都会一如既往
好工作。”李大为坦然地说。他的不甘,并不是大队长的位子非他莫属,而是觉得彭礼兵根本就不能信任这个职务。
“这就好,这就好!一个称职的民警察就要时刻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,不要斤斤计较个
利益眼前利益。”王政委用力握着李大为的手,传递着无尽的信任和鼓励。
说得多到位,李大为很感动,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,并不遗余力地实践着。其实在局党委会上,王政委力荐了李大为,只是被周建军以“莫须有”的理由轻而易举否定了。
周建军说,李大为素质不错,但还尚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